对未来CPI走势,褚建芳称,从未来食品价格看,预计菜价还将出现一定季节性回升,但猪周期的涨幅相对较低,食品价格的季节性上涨难以改变通胀的低位运行态势。
并购活动活跃反映出企业对经济复苏前景的信心在增强,反过来也进一步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将在今年增长3%,欧洲也将获得增长,尽管很微弱。
巨额交易不仅促使交易总额迅速增加,也极大地提升了市场信心。随着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收购直播电视公司(DirecTV)、苹果收购Beats、建材巨头Lafarge与Holcim合并,以及对Alstom能源设备资产的竞购通用电气最终取胜,并购加快的趋势进入了二季度。2014年上半年交易额同比增长了62%,巨额并购占据35%,包括五个超过430亿美元的交易,这在金融危机后见所未见。那些对融资、投资者反应、监管层以及其他因素担忧的交易者不再犹豫不决,开始相信交易将能够完成。此外,今年发生并购的热点行业科技,以及热点地区美国,会否发生转移也具有不确定性。
股票市场在二季度一直高居不下。对于并购市场活跃的原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导致企业对未来盈利前景看好。不过,10月就业指数意外转好,从9月的47.5%反弹至48.6%,是拉动PMI回升的最重要力量,但该指数绝对水平仍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
他表示,由于第三季度的增长表现高于其之前预期,其对于全年增长预测向上修正为同比增长7.4%(此前为7.3%)。虽然10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再现回升,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称,产出、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均有回落,显示需求仍未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近月稳增长举措再度密集出台。
汇丰中国10月2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汇丰PMI初值为50.4%,较8月终值回升了0.2个百分点,回升至3个月高点。对应产出指数的下滑,10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反弹至扩张区间,显示产品销售状况可能有所恶化。
其中,反映内需的10月新订单指数从9月的51.5%下跌至51.4%,显示需求环比动能变弱。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三季度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放缓,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而这是经济再平衡的一个必要成分。预计四季度投资将回升至17%左右,使得经济平稳运行在7.4%左右。虽然汇丰PMI指数出现回升,但内外需显露放缓迹象,且投入和产出价格进一步回落,均表明经济下行压力犹存,要求政策面宽松以稳增长。
制造业PMI是个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重要的是,就业市场形势依旧保持稳定,通货膨胀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反映外需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至52.8%。为了更好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作用,继10月16日国家发改委核准三条铁路新建或扩建项目后,22日国家发改委一日公布了对八个建设项目的同意批复,包括三条铁路和五个机场,投资总额达1500亿元人民币。
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率放缓至7.3%的五年半低点。需求端仍未好转从分项数据来看,与工业增加值及发电量等硬指标关联度最密切的产出和新订单这两项分类指数双双下滑
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比例。长远看,能源布局不得不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
我们必须汲取国外的经验,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加速非化石能源的发展,二是把化石能源弄干净。但是,现在应该是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中国水危机:如你所说,所有能源都离不开水。那我要问,有核电就能解决问题吗?中国计划在2020年至2030年间发展7000万到3亿千瓦核能。单位未来真的有那么多水可用吗?我持怀疑态度。具体到能源问题,就不能再批复需要大量耗水的项目。
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多能互补。中央很快出了大气十条,现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编制水十条。
你做何观察?李俊峰:这些(水电项目)很可能不会开发了。中国水危机:为何水安全比能源安全更重要?李俊峰:中国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国家,也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新项目批复必须满足不突破环境容量、不对能源容量带来多大损害的前提。核电比谁都贵,谁还会投资?在核电可有可无的问题上,国内有很多争论。
中国水危机:在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富有争议的跨境河流上,也规划了许多大型水电站。显然,降水分布的变化将对中国未来20至30年的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从国家层面看,中国石油60%依赖进口,仍可维系。鄱阳湖经常干涸,里面是可以放牧的。
我们必须给发展戴上两个龙头:一是环境容量,二是能源容量。核电所需的大量冷却水限制了它的选址,沿海核电站可以用海水冷却,内陆呢?抛开安全问题,在内陆发展核电只能建在大江大河上。
从政治层面看,环保意识对高层决策的影响已经显现。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调整是被动的受制于水资源的制约。
这会否影响未来的能源决策?李俊峰:短期看,水资源的地理分布限制着能源项目的选址。在这些地区继续建水电,要慎之又慎。
中国水危机:现在公众的反核声音很大,核电规划会否搁置?李俊峰:就我的观察,核电如果现在不建,那么以后可能会更困难。其实中国的水资源绝不丰富,并且利用的不好,污染很多。同时,我们应当提倡节能、提高能效。如何未来风电、太阳能发展地很快,核电可能想做都做不了。
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也离不开水。但若10%的淡水资源需要进口,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而言,将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未来的能源布局应当将水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这一点已经在能源项目的前期规划中得到清晰体现新项目需要在工程书中精确计算耗水量、明确水源供应渠道和应急水源方案。
过去我们说中国是一个能源缺乏、土地缺乏的国家,但很少把中国看做一个缺水的国家。按这个数据,就算把全世界核电站都搬到中国,核电也只能解决中国能源消耗的不到10%。
评论留言